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场地多了,搭子多了,海南网球经济升温 | 有点新消费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郭静瑜

你是否注意到,身边不打网球的人也在看网球。

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激战正酣。9月27日晚,赛会7号种子郑钦文上演复出首秀并获胜。

随着网球赛事的举办和网球明星的带动,公众对网球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如今,网球热也蔓延到了海南。近一年来,海口、三亚、万宁等地网球基地密集开业:海口国兴大道网球场已完成改造升级;海口白沙门公园网球场翻新完成,吸引了众多网球爱好者;三亚海棠湾新增了两处综合性网球训练基地;万宁华润石梅湾网球公园8月30日正式营业,四片赛事级球场对标中网标准。

这些场地的建成与升级,不仅是海南网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缩影,也从侧面体现了海南网球经济的升温。

海南网球爱好者3年增长18万人

清晨8点,海口白沙门网球场已经响起了熟悉的击球声。

62岁的“候鸟族”张建国刚打完一场双打,汗水浸湿了运动服,他却笑得开怀:“搭子明显比去年好找了,现在微信群‘摇人’,随时都能凑上局。”

这种“随时能打球”的便利,是海南网球爱好者人数激增的直观体现。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网球爱好者约12万人,而2025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万人,相当于每30个海南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打过网球。

在青少年群体中,增长也颇为惊人:海南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三亚市实验中学等10多所学校开设网球课程。某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向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表示,青少年学员较两年前翻倍增长,甚至出现一位教练同时带5个学员的火爆场景。

场地建设的“加速跑”也成为网球爱好者增长的重要支撑。

回溯上世纪90年代,海口的网球场比较少,难以承载全省数百名网球爱好者。而如今,海口拥有各类网球场超100片,其中2024年以来新增的网球场就超过20片,包括国兴大道带顶棚的全天候球场和两处综合训练馆。万宁更是借助体育旅游东风,将海边网球场打造成新地标,与人工造浪池共同构成“运动度假”新场景,吸引数千名省外球友前来“越冬练球”。

“以前打球得靠熟人牵线,现在球场边随便问一句‘缺人吗’,立马就能组队。”海口网球发烧友符林善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他经营的网球训练馆两年前还门可罗雀,如今周末经常爆满。这种热度甚至蔓延到赛事端:2025年海南省网球系列赛吸引超600名选手参赛,较去年翻了一番,总奖金池也达到8.8万元。

从全国视角看,海南网球热度高涨也是中国网球爱好者人数增长的缩影。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网球人口突破2500万人,较2021年增长28.03%。而海南凭借全年无霜的气候优势,成为这股热潮中的“天然训练场”,不仅承接了本地需求,还成为全国球友的“冬训天堂”,更形成了独特的“候鸟型网球人口”群体,为当地网球运动注入持续活力。

“技术+成本”门槛在降低

“打了3个月,还是经常把球打下网。”海口白领李萌萌的吐槽,道出了许多新手的困境。

尽管网球热席卷全城,但这项起源于法国的运动,至今仍带着“贵族运动”的标签,其技术门槛和成本门槛,成为不少人入门的阻碍。

技术难度是第一道关。

网球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运动之一”,仅发球就包含抛球、屈膝、挥拍等12个技术要点,新手往往需要至少20节课才能实现稳定对拉。

三亚网球教练王浩告诉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现在报名的人多了,但流失率也高,近半数新手练了一个月就放弃,大多是因为总打不到球。”这种挫败感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明显,不少家长坦言,孩子看郑钦文比赛觉得热血,但真正握起球拍才知道有多难。

成本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尽管大众网球已告别“天价时代”,但入门成本仍高于多数运动。一支入门级球拍约1000元,专业球鞋500元起,而私教课费用普遍在200元~300元/小时。海口市民陈女士给孩子报了半年培训班,加上装备已花掉5万元。“比报钢琴班还贵,难怪被叫作‘贵族运动’。”陈女士称。

除了装备和课程,场地的使用成本同样不低。部分新建球场因运营成本高,收费达到80元~120元/小时。陈女士补充道,孩子上一节两小时的网球课,教练以及场地花费大约800元。

网球运动中的常用消耗品及装备:网球、手胶、球线、球鞋,也随着行情水涨船高,不少网友调侃“到底月入几万元才能打得起网球”。

更隐形的门槛来自“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

网球最早可追溯至12世纪法国修道院中的“掌球戏”,后来被法国王室接纳,成为宫廷贵族们的消遣活动。其着装规范、观赛礼仪等都附着高雅标签。即使如今已走向大众,仍有不少人觉得“打网球需要特定身份”。记者在海口多个球场采访发现,有新手表示“担心姿势不好被笑话”,也有人因为“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不会搭配网球裙”而放弃走进球场。

不过,面对这些门槛,市场已在悄然改变。

海口推出“网球体验课套餐”,99元包含两节课和装备租赁,降低入门成本;万宁部分球场推出“新手互助场”,由老球友免费指导基础动作;三亚更是引入“迷你网球”,通过缩小球场、降低球网高度等方式适配新手。这些创新举措正逐步打破网球的“高冷”形象,让更多人能以轻松、经济的方式踏入球场,感受网球带来的乐趣与挑战。

网球用品消费增加

除了场地、爱好人数激增外,网球热还体现在网球相关用品消费的增长上。

“今年明显感觉来店里选购网球服装的顾客增多了。”耐克(海口观澜湖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海口多家运动品牌门店,在李宁、阿迪达斯、安踏等专柜看到,网球服饰专区陈列丰富。以女士网球裙为例,价格从168元至上千元不等,面料多采用棉与氨纶的混合材质,剪裁贴合人体。也有部分品牌推出男士网球服上衣、短裤,满足运动场景需求。

“从销售比例来看,200元左右的连体网球裙卖得最好。”迪卡侬(大英山店)店内值班经理进一步补充,门店的消费群体以网球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为主,很多顾客买完裙子后,还会顺带咨询球拍、球鞋的搭配。

记者来到海口赛点体育用品店,刚进门便被一面摆满网球拍的展示墙吸引,门口的展架上还整齐摆放着网球线、吸汗手胶等配件。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球拍、球鞋、网球服这类核心装备,曾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的配件类产品,如今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窗口。

球拍避震器是这股趋势的典型代表。

今年5月在斯特拉斯堡WTA500站终结冠军荒的冰美人莱巴金娜,因比赛中秒装避震器的熟练动作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不少热度。

记者在淘宝APP搜索“网球避震器”发现,威尔胜淘宝官方店铺中,多款避震器的销量已突破四位数。而在白牌商家店铺中,销量过万的单品比比皆是,足见消费者对专业配件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网球运动的火爆,还延伸到了市场供给端的企业布局上。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国内现存网球相关企业达6751家,其中海南有129家。

更令人期待的是,海口首家威尔胜品牌门店即将在万象城开业——这一布局不仅意味着专业网球装备品牌对海南市场的认可,也将为当地网球爱好者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进一步推动海南网球消费市场的活力释放。

关键词: 有点新消费 网球经济
责任编辑:吴梅娜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