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记者从“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十四场)了解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日前公布,将通过多举措助力构建更加自由、便利、开放的外商投资制度,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数据显示,近5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达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89家,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海南已成为全球投资“新热土”。据介绍,《条例》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创新外商投资促进举措方面,《条例》明确围绕四大重点产业及“五向图强”领域放宽外资准入,率先在生物技术和独资医院、独资金融机构、境外独立办学等领域实施相关扩大开放试点政策;通过创新招商机制、健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协调机制等投资便利化“组合拳”,加速汇聚全球资源。
发挥金融支持服务外商投资作用方面,《条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丰富和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股权投资等方面相关服务保障措施,并探索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条例》主动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规则,在环境保护、外资平等对待、外资企业登记便利化方面推进外商投资制度创新,与国际深度接轨。
推动外商投资环境提升方面,《条例》一方面积极回应外资关切,全面保障外商投资公平待遇,包括加强合法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立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等措施。另一方面,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创新设置了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在政务服务办事场所设立国际服务专区等制度,并明确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跨部门协调工作制度,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表示,《条例》在推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了更大步伐,进一步明确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市场准入的限制,立法明确了对外商投资者在金融领域的支持以及投资者家属的相关待遇,彰显出海南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度。
稿件来源网址:https://res.hndaily.cn/file/news/20250808/cid_100_587689.html
关键词: 海南 外商投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