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揭牌开市一周年。
一年来,北交所突出错位、包容、灵活、普惠的市场特色,更加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
一年来,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踊跃,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企业参与意愿激活。开市以来,共有163家企业申请在北交所上市。11月1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共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
在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之际,海财经·证券导报专访了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和证券)投行部负责人刘光宇,请他讲述北交所。他有丰富的服务新三板挂牌公司经验,近年来服务超过40家,包括挂牌、定向发行、并购重组、转板辅导等全业务链项目。
刘光宇
海财经·证券导报:你如何看待北交所开市一年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刘光宇:2021年9月2日,我国宣布设立北交所,此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到11月15日开市,速度特别快,堪称“北交所速度”。开市后,北交所上市审核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板块,体现了国家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
一年来,北交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安排有效运转,市场生态持续改善,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取得了良好开局。
海财经·证券导报: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光宇:从数据上看,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86%;
从行业分布看,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4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5.4% ,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创新特征鲜明;
从成长性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 亿元、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33.25%、19.43% ,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发展韧性。
海财经·证券导报:在你看来,北交所吸引企业的原因有哪些?
刘光宇:我认为主要是北交所的市场特色来吸引的。北交所在遵循证券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各项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突出错位、包容、灵活、普惠的市场特色。
上市审核精准包容,四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企业,行业包容性强。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 既包括新兴行业企业,也包括传统行业企业;既包括净利润超10亿元的成熟企业,也包括尚未盈利 的企业。
发行融资灵活多元, 提供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种权益融资工具,实行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定向发行等多元融资方式。
构建充分博弈的定价机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平均2.07亿元,单次融资金额从0.4亿元到17亿元不等,支持企业合理按需融资。
海财经·证券导报:北交所开市以来,在提升上市公司流动性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刘光宇:对比新三板阶段,上市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后,流动性显著改善。
开市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超10亿元,日均换手率约1%,呈现出与中小市值股票相匹配的流动性水平。2022年9月中旬以来,北交所市场量价韧性回升,单日成交额最高突破20亿元。9月以来上市的16只股票首日平均上涨 24.24%、换手率39.23%。同时, 北交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市场功能。11月4日北交所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拟于11 月21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行情授权与指数基金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11月11日发布融资融券相关规则,后续将持续推进技术准备、权限开通、投资者培育等工作,尽快推进融资融券业务正式上线 ,流动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海财经·证券导报:一年来,海南资本市场对北交所的市场反应如何?作为海南本土券商机构,万和证券又是如何布局北交所业务板块的?
刘光宇:在我看来,全国逐步形成了各方资源加速汇聚的良性生态。北交所开市后, 国内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踊跃,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意愿激活,投资者结构明显改善 。
开市以来,共有163家企业申请在北交所上市。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在审企业117家、在辅企业297家; 合格投资者超520万,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等均已入市,超580只公募基金 参与市场,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注册。
海南也是同样。首先,全省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对接,密集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并深入企业宣导。
同时,海南的券商等中介机构也在不断加大对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的投入。比如我们万和证券,专门设立了聚焦北交所业务的总部一级投行部门,我本人就在这个部门;公司配套新三板投资和做市的专项资金,一年来不断增加额度。
此外,在经纪业务层面,万和证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积极宣传北交所,做好投教工作。
海财经·证券导报:北交所开市以来,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刘光宇:北交所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服务链条更加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北交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方面,转板制度平稳落地,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至科创板、创业板交易,打通了交易所之间的连接通道,丰富了中小企业的成长选择。
另一方面,向区域股权市场延伸,区域市场向北交所输送上市资源的路径已经打通,累计有760余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尽早进入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加明确,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路径更加顺畅。
海财经·证券导报:作为券商投行从业者,你对北交所未来发展有哪些期许?
刘光宇: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 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年来,北交所贯彻普惠金融政策导向,支持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聚焦发展。未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北交所大力推进市场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质量扩容,不断提升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必定会成长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一流交易所。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康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