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9月17日讯(记者 马梓皓)“‘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最重要的航运开放政策,为我们对标国际自贸港、建设国际化的船籍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可能。”9月17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四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上,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港航首席运营官王坚敏说。
据了解,为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航运制度和国际一流的海事营商环境,吸引航运要素快速集聚,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儋州(洋浦)、海事、海关、税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创设高效便捷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优化税收、监管服务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主要做法包括,以提升国际化为突破点,加快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开放,以“全岛一港”创建国际船舶注册机制,以“两级审查”简化国际船舶登记流程;以提升便利化为着力点,推动国际船舶监管服务升级,简化退税流程,简化保税油供应船舶装船作业报告流程,简化保税燃油加注船舶的边检手续;以提升法治化为切入点,完善国际船舶配套规章制度,允许经授权的外国船检机构开展法定检验和入级检验,向外国籍人员签发外籍船员适任证书承认签证;以提升长效化为关键点,加强航运风险防控,创新“非接触式”港口国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远程海事监管措施,建立保税油作业远程监管模式等。
据介绍,其中五项做法属于全国首创,分别是率先实施“全岛一港”国际船舶注册机制;率先实施“两级审查”国际船舶登记流程;率先创新保税油供应船舶装船作业报告流程;率先研发并应用了“船舶安全监督远程复查系统”;率先实施外国籍人员在船员领域准入制度。
在“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的推动下,航运要素快速集聚,截至2022年8月底,共有460家航运产业相关市场主体在洋浦登记注册,新增登记船舶217艘,新增运力近1000万载重吨。其中,“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达33艘,载重吨突破508万,海南省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王坚敏表示,下一步,将从船舶登记服务、保税油加注管理、进出境监管服务、航运金融服务等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建立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航运制度体系。同时,将更加密切跟踪广大市场主体的一些诉求,不断加快制度集成的创新步伐,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管理一流水平的船籍港注册地。
关键词: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